固废撕碎机的筛网孔径选择直接影响出料粒度、处理效率和后续工艺效果,需综合物料特性、处理目标及设备性能等多因素考量。以下是关键选择要点:
1. 根据物料性质调整
- 硬度与韧性:软性物料(如塑料、橡胶)易破碎,可选较小孔径(如10-20mm)以提升细碎率;高硬度金属或木材需较大孔径(如30-50mm),避免筛网堵塞或过度磨损。
- 形状与尺寸:纤维类或缠绕性废料(如电缆)需加大孔径(40-60mm),防止缠绕刀轴;大块废料初次破碎可采用较大孔径预筛,二级破碎再细化。
2. 明确处理目标
- 回收需求:金属分选需粒度均匀(常选20-30mm),塑料造粒则需更细(8-15mm);焚烧发电要求物料粒径≤80mm,筛网可适当放宽。
- 后续工艺匹配:若衔接磁选、风选等设备,需按下游设备入料要求定制孔径,如金属分选机适配25-50mm颗粒。
3. 设备性能与能耗平衡
- 撕碎机类型:单轴撕碎机适用孔径10-50mm,侧重细碎;双轴机适合粗碎(30-100mm),处理量大但粒度较粗。
- 产能优化:孔径缩小30%可能导致能耗上升20%-40%,需在粒度达标前提下选择允许孔径以提升产量。例如处理废旧家电时,20mm孔径比15mm产能提高35%,而金属回收率仍满足要求。
4. 筛网材质与维护成本
- 高磨损场景(如破碎玻璃纤维)建议采用锰钢筛网,厚度≥12mm,寿命可比普通碳钢延长2-3倍。
- 定期检查筛网破损率,若月磨损量>15%需考虑升级材质或调整孔径设计。
5. 动态调整策略
- 季节性物料变化时(如冬季建筑废料增多),可配备快换筛网系统,快速切换40-80mm孔径范围。
- 试验法验证:对混合废料可进行阶梯筛分测试,确定80%物料集中在目标粒径区间的孔径值。
实例参考:某电子废弃物处理厂采用两段撕碎,初段筛网50mm去除大件金属,二段更换20mm筛网细化塑料部件,金属回收率提升至92%,同时减少刀片损耗20%。
综上,筛网选择需结合具体工况,建议通过物料试验及产能测算确定方案,必要时咨询设备供应商进行定制化设计,以实现效率与成本的平衡。